语言,身份与存在——保罗·奥斯特的《纽约三部曲》三题
张虎;
摘要(Abstract):
《纽约三部曲》是美国当代作家保罗.奥斯特的代表作之一。在奥斯特看来,生命是一场偶然,不论在身体上,还是在灵魂上,人都是非人。在文本中,这就体现为语言的失落、命名的游戏、身份的混乱、角色的机器化等几个主题与意象,同时,这些行文与叙述也是奥斯特之语言观、身份观与存在观的一种体现和表征。对父亲的追寻、写作的反思,成就了奥斯特一生对人之存在本质与常态的哲思和书写。
关键词(KeyWords): 保罗·奥斯特;《纽约三部曲》;语言;身份;存在
基金项目(Foundation):
作者(Author): 张虎;
Email:
DOI:
参考文献(References):
- [1]Auster,Paul.The New York Trilogy[M].New York:Penguin,1990:3-246.
- [2]Auster,Paul.The Art of HungerEssays,Prefaces,Interview[M].Los Angeles:Sun and Moon Press,1992:293.
- [3]Sartre,Jean Paul.Being and Nothingness[M].Trans.ChenXuanliang,etc.Beijing:Sdxjoint Publishing Company,1987:565.
- [4]保罗.奥斯特.我是被选中进行写作的[N].新京报,2008-08-30(C04).
- [5]Auster,Paul.The Invention of Solitude[M].New York:Sun,1982:7,31.
- [6]彼得.毕尔格.主体的退隐[M].陈良梅,夏清,译.南京:南京大学出版社,2004:25-26.